曹操,字孟德,小字阿瞒,沛国谯县人。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,也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。其子曹丕称帝后,追尊为武皇帝,庙号太祖。
老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,他的故事广为流传,而且以坏事居多。今天,我要给老曹好好翻案,讲讲他的好事儿。
第一,在东汉末时,老曹扛着天子的招牌四处招摇,征讨四方。在成功的消灭二袁、吕布、刘表、马超、韩遂等割据势力后,统一了中国北方,结束了战乱,恢复了社会的发展。
展开剩余71%第二,老曹的外交主要以攻伐为主。南匈奴的单于连续两次被曹操打败,最后臣服于曹操金领速配,随后被其分裂成几部分,迁入中原进行汉化,从此匈奴真正灭亡。对付乌桓时老曹亲自征讨,斩杀乌桓20万人马,从此乌桓基本没戏唱了。对于鲜卑,老曹派兵手追杀百里,俘尸遍野。老曹征讨朝鲜并斩杀高丽2万多人,直至他孙子曹睿时占领整个北朝鲜,达到了今天的中国也无法做到的成就。
第三,从战国时候开始,国家选拔人才的方法就是推选制度,谁的名声好谁就可以当官,谁的出生好谁就可以做官。直到东汉时仍然沿用这种制度,但是唯独曹操开创了另一种方法,那就是唯才适用。即便你出身贫寒,只要你能力出众,就可以有一番作为。这个方法直到现代社会中也在沿用。
第四,屯田制,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,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。首先,将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国家所有,将大批的流民按军队的编制分好组,由国家提供土地、种子、耕牛和农具,由他们开垦耕种,获得的收成由国家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成,在老曹的坚持下广泛推行。
第五,老曹的诗歌我们在中学时代就都领略过,他开了粗犷豪迈派诗风的先河,极大地丰富了五言乐府诗,树立了魏晋文学的风骨。和其子曹植、曹丕合称为“三曹“,没有老曹家的话,很可能就没有后来的李白。
曹操的《观沧海》是反映其文学修养的代表作,借景抒情,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。它的感情非常奔放,思想却很含蓄。
老曹这哥们经常被别人说坏话,可能和他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有关。不过呢,以现在的观点看,当时的东汉王朝势微,群雄并起,老曹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无非也就是自己争霸的一种手段而已,无可厚非。
最后,老曹最被人诟病的,当属《三国演义》中的一段。当时老曹刺杀董卓失败后,逃了出来,后遇到陈宫,一起投奔吕伯奢。之后曹操误以为吕伯奢要害自己,为了自保竟杀了对自己有恩的吕伯奢全家。虽然之后知道自己杀错了人,但并不后悔,说出了那句让人从头凉到脚的话。
事实上,曹操真没有说过那句话金领速配,他被人冤枉了。
发布于:天津市久联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